时间:2025-09-25 14:52:10 来源:晨光生物科技集团邯郸有限公司 点击数:18
9月24日,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在做辣椒油树脂应用实验。
9月24日,曲周县岳庄村村民在甜叶菊种苗繁育大棚进行种苗管理。
你或许尝过无糖饮料中那甜而不腻的味道,但你是否知道,带来这种天然甜味的糖苷——甜菊糖苷,很可能来自曲周县。
从辣椒红色素到甜菊糖苷,从植物提取到中成药生产,曲周县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生物健康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延伸出一条产值超百亿元的绿色健康产业链。
今年,该县生物健康产业主营收入预计突破180亿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技术创新:将植物原料吃干榨净
9月11日,位于曲周县的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光生物”)甜菊糖苷生产车间内,数字化生产线正自动运转。
从投料、萃取、浓缩、分离,到吸附、解析、脱盐脱色……流水线上的大型设备高效协作,几乎看不到工人。
“我们一年要处理1万多吨甜叶菊原料,不但能生产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还能提取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这些都是宝贵的天然活性成分。”晨光生物甜菊糖事业部负责人侯丽娟介绍。
甜叶菊,其叶片富含的甜菊糖苷甜度是蔗糖的200至300倍,热量却只有蔗糖的1/300,被誉为“天选甜妹”。
起初,晨光生物采用传统的水提工艺进行甜菊糖苷提取。然而,该工艺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渣,处理难度大,且产品透光度等指标难以达标。更可惜的是,甜叶菊叶片中含有丰富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这些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能力的宝贵成分,在水提过程中会被作为杂质丢弃。
经过多年技术攻关,2022年8月,晨光生物研发团队成功完成了项目小试、中试、放大中试、生产转化,在全球首创绿色高效综合提取甜菊糖苷新技术。
新技术带来了多重效益。和之前相比,加工1吨甜叶菊原料可节省硫酸亚铁160公斤、氢氧化钙60公斤,水资源节省一半以上,有效解决了甜菊糖苷生产消耗高、污染严重问题。同时,还附带生产出了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两个新产品。
2023年,这项“甜叶菊绿色高效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技术”被农业农村部评为10项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之一。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晨光生物申请的异绿原酸钠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在我国饲料行业实现了首创性突破。
“目前,晨光生物的甜菊糖苷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20%,我们制定了战略发展规划,计划在两三年内将市场占有率做到30%以上。”侯丽娟信心满满。
从跟随到引领,从单一提取到综合开发利用,晨光生物以科技创新实现了将植物原料吃干榨净。如今,晨光生物拥有450件国家专利,其中海外专利40件,甜菊糖苷、花椒提取物、水飞蓟素、姜黄素、番茄红素等多个品种占市场重要份额。
“曲周生物健康产业创新能力强劲,目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作为龙头企业,晨光生物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60余项,主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60余项。”曲周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金鹏介绍。
据介绍,曲周县将狠抓科技创新,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河北工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构建“一中心+一站+两院+多个协同创新平台”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全力建设世界生物提取物科研中心,打造全国生物农业产业基地。
产业带动:“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模式助农增收
9月11日下午,在曲周县西牛屯村的田间,甜叶菊叶片在阳光下泛着光,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气息,村民杨敬文正弯腰收割今年最后一茬甜叶菊。
“今年雨水不多,收得晚了些,但价格不错。”杨敬文一边晾晒叶片,一边笑着说。不远处,他的妻子正把晒干的叶子装袋,准备送往晨光生物的甜叶菊收购点。
“过去农民主要种玉米、小麦,一亩地纯收入不到1000元。如今改种甜叶菊,平均亩产350公斤以上,晨光公司按每公斤16元的保护价收购,一亩地纯利润有四五千元。”曲周县晨绿甜叶菊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更希介绍。
作为曲周县最早试种甜叶菊的农户,张更希2013年从试种120亩起步,如今他的合作社带动甜叶菊种植面积2万多亩,辐射曲周县及周边地区,带动4000余户农民增收。
作为原产于南美洲的作物,甜叶菊在曲周县从无到有,再到大面积种植,离不开曲周县探索出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产业带动模式——晨光生物通过订单农业方式,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并约定保护价,合作社给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统一回购甜叶菊。
“合作社是连接企业与农户的桥梁。”张更希介绍,他们不仅统一采购农资、提供技术培训,还负责监督种植质量,协调采收时间,推动机械化收割和标准化晾晒等。
“我们按交易量每吨收取200元服务费,既维持了合作社运转,也增强了对农户的服务能力。”张更希介绍。
为助力甜叶菊种植产业发展,曲周县制定了《甜叶菊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安排农业专家驻村指导,推广“棉花—甜叶菊”间作模式并提供每亩1000元补贴,引导农户参保特色种植保险,防范自然灾害风险。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还在该县岳庄村建立了“甜叶菊科技小院”,师生常驻村里,开展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使核心区亩产提升30%。
“小院虽小,作用很大。”岳庄村党支部书记卜新月说,“从前农户怕种不好、卖不掉,现在有企业托底、合作社服务、专家指导,大家积极性特别高。”
在龙头带动、政策扶持、科技赋能的三重驱动下,曲周县甜叶菊种植面积从去年的8000亩跃升至今年的2万多亩。
积极布局:开辟大健康产业新赛道
9月14日,晨光生物的子公司——河北晨光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光药业”)的药品生产洁净车间内,自动化包装线平稳运行,一批批牛黄解毒片陆续下线、装箱。
公司经理程永科站在车间控制屏前,仔细核对生产数据。“目前我们可以生产十多种中成药和配方颗粒,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他的语气中透着自信。
从植物提取到中成药生产,从辣椒红色素世界第一到中药配方颗粒集中带量采购中标,晨光生物正在以其扎实的技术积累和敏锐的市场嗅觉,悄然开辟一条大健康产业新赛道。
“我国大健康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我们具有植物提取技术优势,必须延伸产业链,切入更具附加值的健康产品领域。”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庆国介绍,近年来,公司先后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研发成果转化。
瞄准新赛道短短几年间,晨光药业实现了从单一板蓝根颗粒到十多种中成药和配方颗粒的产品扩容,涵盖银杏叶片、桑菊感冒颗粒、牛黄解毒片、复方丹参片等,并成功培育“晨光药业”和“赵国药都”两个品牌。
晨光生物成功转型的背后,是曲周县将生物健康产业作为“一县一特”重点培育的战略支撑。
“邯郸将生物健康产业列为全市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之一,提出建设世界生物提取物科研中心。”吴金鹏表示,依托晨光、天旭等龙头企业,曲周县围绕健康食品、生物基制品、绿色养殖等细分领域延链补链强链,生物健康产业形成“龙头带动、创新驱动、上下联动、单品突破、集群发展”的全产业链格局,2024年主营收入达145.92亿元,同比增长21.1%。
今年,曲周县制定了“深研发、延链条、扩规模、精加工”的发展思路,推动水飞蓟素产销量达到世界第一,支持晨光生物开发生物保健品和中药配方颗粒,招引5至10个生物健康类项目入驻河北曲周经济开发区,全年营业收入力争实现180亿元。